来见康非药物调理
个人中心
搜索
来见康非药物调理
新闻资讯
行业资讯
政策法规
疼痛康复
肿瘤康复
经络疏通
慢病康复
季节养生
时节养生
其他养生
公司简介
企业文化
文章详情
副标题
春季养生要遵循哪些特点
2022-03-09
春季养生
要遵循哪些特点
春季是大自然气温上升、阳气逐渐旺盛的时节,此时养生应从秋冬的养阴,逐渐过渡到侧重于养阳,这样才能顺应季节的变化。春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,阳气升发,与春之阳气相应,根据春天人体阳气生发的特点,中医提出了春季养阳的观点。
肝应春气,春季应当养肝
中医学认为“肝主春”,即人体五脏之一的肝脏是与春季相应的。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行中,
春季属于木,而人体五脏的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肾对应五行中肝也属木,肝脏与木的物质属性是一致的
。
肝脏在春季时功能最为活跃,因为春天气候温暖,由冬季的“冬藏”转变为“春生”,是阳气生发的季节。春季温暖的温度,使人们的户外活动增多,促使人体的新陈代谢逐渐旺盛。在人体内无论是营养供给,还是血液循环,都会相应增多、加快,来适应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需求。
如果能够抓住时节,好好调养肝脏,就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,改善体质,尤其是对于阳虚体质的人群来说,即所谓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。
风为春季的主气,注意防风邪
春季万物复苏,阳气生发,人体的阳气此时也开始向外生发。因此,
春季的肝气最足、肝火最旺,人最容易发怒
。
肝脏的怒火要借助胆经的通道才能往外发,出现胆汁上溢的情况,很多人就会莫名其妙地感到嘴苦。肝气上逆还会引起乳房及两胁胀痛、偏头痛、肩膀酸痛和臀部疼痛等。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,都容易损伤肝脏,到夏季就会发生“春伤于风,夏生飧泄”的病变。
中医认为,
风邪为六淫之首
。风为春季的主气,但当风邪太过可使人患病。通常风邪为外风和内风两种。外风由自然界风邪侵入而致,内风则多由脏腑功能失调,气血逆乱而生。春季阳气升发,更易出现肝阳上亢、肝阳化风的情况。
因此,我们春季需要随时增减衣服,注意保暖,尤其是
关节、颈部、背部、腹部等
,
这样可减少我们患伤风感冒、风湿性关节痛的机会。
避免风邪侵袭,出现感冒。
宜晚睡早起,循序渐进增强运动
春季万物复苏,昼长夜短,太阳升起时间比冬季早。
晚睡早起,可以顺应日出的节奏,吸收阳气,以助体内阳气升发
。
在寒冷的冬季里,人体的新陈代谢,藏精多于化气,各脏腑器官的阳气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。中医认为,动则生阳,因此,人在春季应加强锻炼。在公园、广场、树林等空气清新的地方,打太极拳、做操、跑步等。
但是注意运动要适度,不宜太剧烈以致出大汗
,因为出汗过多则会导致津液的大量丢失,而损伤人体正气。在衣着方面一方面要宽松舒展,另—方面又要柔软保暖,并且还要做到衣服不能骤减,尤其是体弱的人要注意背部保暖。最简单且经济的暖背养阳方法,那就是背部多晒太阳。时间选在上午10~11点之间最佳,此时阳光比较充足,光线也比较柔和,并且注意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。
保持情绪的舒畅,经常敲打肝胆经
肝主疏泄,可调节情志。肝气郁结的人脾气就容易暴躁
。
反过来,易怒发火也对肝脏的健康不利。春季养好肝,可减少情志类疾病的复发率。可以在生机勃勃的春季,约上三五好友,结伴春游,爬山等。不仅能锻炼循环和呼吸系统以增强心肺功能,促进血液循环,使血脉通畅,还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,改善情绪,提高思维能力,养护肝脏。
春季养肝可以通过刺激肝胆经脉及穴位。如可以敲打肝胆经。
我们腿上内外裤缝分明对应肝经和胆经,内侧从下向上敲,外侧从上向下敲。
平时情绪容易发怒的人,可按揉脚背上的太冲穴可泄肝火,疏肝解郁。
人体在经过夏长、秋收、冬藏3个季节后,已积蓄很多体能元气,只有顺应春生的特性,推陈出新、畅发生机,才能在新的一年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。
END
素材来源于网络非原创
了解更多养生知识
扫码关注我们吧!
分享
发表评论
登录评论
匿名评论
提交
提交
企业文化
办卡咨询
联系我们